迎来农历全年尾声,学校收官不松劲,工作不停歇。2月6日,学校召开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推进部署会议,结合刚刚出台的《大连交通大学全面深化改革纲要》(以下简称“改革纲要”),赶早对学校寒假期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行部署。党委书记刘自康主持会议。全体校领导,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成员,二级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代表参加了会议。

刘自康深刻解读了学校“改革纲要”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。刘自康指出,历时一个多月,经过多轮研讨和征求意见,数易其稿,逐句打磨,在立春之日出台了学校“改革纲要”。“改革纲要”全面落实党中央改革要求,对接省委、省政府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,目的是要通过“以改促强、以质图强、以特带强”,开好学校“三列高铁”,加速推进区域一流大学建设,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和新时代“六地”建设。他强调,“改革纲要”中的十条内容,真对真、实打实、硬碰硬,字斟句酌,意义深远。校院两级改革全面深化,不是试点,要在二级学院全面铺开;学科专业布局是重点,要成为着力点;教育教学改革是生命线,要全力推动;科技工作改革任务多,包括成果转化、校企结合,更多的是创新探索;学生管理模式还不现代,要实现根本性转变;人才引育工作,“人才为王”,必须完善升级,要探索“人才特区”和“带土移植”,实行“准聘制”和“可上可下”激励机制;公共资源配置要不断优化,资源盘活是一个历史进程;数字校园建设要加快进程,信息是先行官,数字赋能要再挖掘;营“学”环境是土壤,要呕心沥血打造;改革工作狠抓落实落地,要由党委总揽、各级拼抢实干,学校改革的决心和态度异常坚定。
为推动学校改革工作加速开展,刘自康结合学校目前改革进展情况重点强调六方面内容。
一是不猫冬,抓一个“早”字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9·7重要讲话精神,东北掀起工作热潮,辽宁省提出结束“猫冬”号召,学校要摒弃旧观念,提早把各项改革工作抓起来。早工作。养兵千日用兵一时,寒假期间正是推进改革工作的黄金时期,要劳逸结合,合理安排时间,只争朝夕,提早推动改革各项工作。早解读。教职工深入理解改革政策,改革才能深入进行。要摒弃“马放南山,刀枪入库”的收官思想,加紧刚出台的“改革纲要”十条内容的阐释工作。春节之前,各个专项工作组要解读起来,二级学院要在教职工中解读起来,可召开线上会议进行解读。早部署。改革清单已出,职能部门要先把任务分解起来,二级学院要认真研究,把该做的工作部署起来。
二是不务虚,抓一个“实”字。务虚务实有机结合、相辅相成。务虚是必要的,务虚是为了务实,归根到底还要实打实的往前干。“虚实结合”才能行稳致远。突出“干”。不能总务虚,前一个阶段就“改革纲要”制定过程中的调研是务虚,现在“改革纲要”已经出台,就要实干。总的“1”已经有了,各个工作组要把“N”抓紧往前推,抓紧调研、抓紧论证、抓紧出台。突出“做”。改革工作不是改文字、改姿态、改文件,不是“说了”等于“做了”,不是“部署了”等于“完成了”。改革需要多出实招,动真碰硬,真抓实干,以实际行动推动改革部署落地生根。
三是不演戏,抓一个“真”字。改革不能“演戏”,不能浮于表面,不能认为出台了文件就改革了。家文化不能演戏,服务不能演戏,改革更不能演戏,即使“演戏”也要入戏,要演好有声有色的一场历史的“话剧”。解决真问题。改革要以问题为导向,实实在在解决民生问题。二级学院要在改革过程中坚决杜绝“假大空”,不能只为博眼球,要始终眼睛向下,抓住职称评审、考核评价等涉及教职工利益的关键问题,提实对策,重点关注、重点解决。走真程序。改革要力戒形式主义,不搞作秀,调研、开会、征求意见都不能流于走程序,不能为了“程序”而“程序”。二级学院党政领导要认真研究改革文件清单、精准落实改革要求,把校院两级改革真正做实,推动改革取得实质进展。识真干部。要加强对改革工作巡察,不能因为利益划分、私心杂念形成“帮帮派派”,为改革增加成本,却不能为工作“增彩”。因改革形成的“团团伙伙”坚决查处,涉事干部坚决调整。
四是不回避,抓一个“敢”字。改革就是要动奶酪,动思想观念,动利益格局,所以一定要真改,实打实的改,决不能轻飘飘的改。敢向历史遗留问题攻坚。改革既是为了发展,也是为了保民生,不能回避历史遗留问题。要在改革过程中推动学校化债工作、六栋楼问题和“一校两区多点”功能布局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。敢向改革痛处开刀。改革需要人力成本、资金成本,还需要政治成本,必须要有斗争精神。面对砍专业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、资